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閆文麗 文/圖)6月4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自治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區推進工業數智化轉型加力提速,累計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186個,培育106個企業級、13個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600家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數字技術正在重構寧夏人生產生活新方式。
近年來,寧夏深入開展數字化轉型行動,推動優勢產業數字化轉型,5個項目入選國家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3家企業獲評首批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銀川蒙牛榮獲乳制品行業首家世界“燈塔工廠”,吳忠市、固原市分別獲批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和全國“千兆城市”,共享裝備2項大模型產品入選國家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
寧夏共享集團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行業排頭兵企業,蒙牛寧夏工廠被認證為“燈塔工廠”,吳忠市入選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統籌推進教育、醫療健康、城鄉供水等由“互聯網+”向“人工智能+”轉型。舉辦了寧夏“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應用場景發布暨供需對接活動,243家區內外知名企業、醫療康養機構參加對接,達成涉及健康管理、智能輔診、慢病管理、智慧養老等領域合作20項。AI家庭醫生、AI輔助診斷等國內10余家人工智能企業在寧落地應用,形成40多個典型應用場景,全區基層醫療機構人工智能輔助診療實現全覆蓋。
“人工智能+”行動計劃與“數據要素×”大賽雙輪驅動,孵化出政務、醫療、教育等一批創新場景。銀川市以“算力之都”為錨點,簽約31個重點項目,智能算力達3300P,推動西北首個百億級參數大模型“九天”上線。
智慧物流平臺“我找車”覆蓋全國31個省份,注冊車輛超185萬輛,累計運輸量達18.9億噸;凱添燃氣的AI管家實時監測燃氣安全,預警精準率達99%;醫療領域,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醫助——寧小衛”覆蓋全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輔助診療效率提升30%。
平羅縣構建鹽堿地改良大數據云服務平臺,通過布點安裝土壤墑情、鹽分、養分、水質監測等7大類共57個物聯網監測點、20個互聯網視頻采集點,對試驗示范區土地水資源利用、土壤環境變化、作物長勢變化進行數字化監測和精準調控,該項目入選國家優秀案例集。目前,寧夏推進數據資源分類分級和標準制定,匯聚農業、金融、交通運輸、醫療健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領域數據114億條以上,出臺《關于促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促進數據在工業、農業、住建、商貿流通等各領域、各行業的應用和賦能發展。